【反修例】美專家:香港仍有充足自治  解結需選舉改革

國情動向

發布時間: 2019/07/06 11:35

最後更新: 2019/07/06 12:15

分享:

分享:

少年時在香港生活、曾參與起草《美國香港政策法》的美國東亞問題專家卜睿哲(Richard Bush)接受BBC訪問,詳細分析近期香港的反修訂《逃犯條例》風波。卜睿哲認為,一國兩制未走到絕路,但只有選舉改革,才可能解開香港政治的結。

「我原以為穩定的香港自由秩序(liberal order),已變得不穩定。」 卜睿哲近日接受BBC中文專訪時說。然而,他認為香港仍有充足自治,一國兩制未走到絕路,但只有選舉改革,才可能解開香港政治的結。

在華盛頓的亞太政策界,卜睿哲是無人不曉的人物。他曾參與起草《美國香港政策法》,隨後任職國家情報委員會、擔任美國在台協會(AIT)的理事主席,如今是頂尖智庫布魯金斯學會的資深研究員。他對兩岸關係的見解尤其受到中文媒體的緊密關注。

華盛頓對香港的關注度遠低於台灣,而卜睿哲是為數不多的香港觀察家之一。他在2016年發表的著作《中國陰影下的香港,與利維坦巨獸共存》是美國政策界近年鳳毛麟角的香港專著之一。

激進派崛起  以非傳統形式抗爭

對於卜睿哲來說,香港既陌生又熟悉。他有段時日沒踏足香港了,上次還是三年前宣傳新書時。然而,早在1960年代,他12到17歲的青蔥歲月在香港度過,與擔任傳教士的父母住在沙田道風山。

卜睿哲少年曾在沙田道風山居住

對於近年香港兩場大型群眾運動,卜睿哲觀察到,「雨傘運動」 爭取權益,「反修例」守護價值。後者的目標更為明確,主要在於阻止修例通過。而雨傘運動的訴求更為複雜,不明確且過度理想化。

政改遇挫,自由下滑,民怨沸騰。與此同時,另一個香港重大政治趨勢顯現:反建制派內部分裂加劇。以「反修例」為例,大部分示威者和平守續,而崛起的激進派以非傳統形式抗爭。

雨傘運動五年後,示威者手中的朵朵黃傘,被頭戴的黃頭盔取而代之。

7月1日,一批示威者以暴力闖入香港立法會抗議,塗鴉香港區徽,掛起了英國殖民時期的香港旗幟。

本土派強調符號象徵  反引出對手可怖一面

「激進派想要達成的政治目標更高,使用的戰術也更為好鬥勇武。幾乎是在吸引警方暴力應對,」卜睿哲說。他觀察到,北京和香港本土派都強調符號象徵。「符號不會讓你走得很遠,還會讓你惹上麻煩,引出對手最可怖的一面。」

卜睿哲認為,香港反建制派的政策立場佔優,但因內部分裂而形同散沙。「反建制派幾乎不可能達成一個統一而實際的策略。」沒有明確的理想目標與底線,談判無從談起。

「反修例運動在很短時間內贏得了很多。結果不完美,但他們(示威者)贏了,為什麼不宣示勝利然後回家呢?」卜睿哲說,運動已被「持續的暴力玷污」。

寄望溫和人士說服北京  引入真正競爭選舉

談及香港目前這個結應怎樣解,卜睿哲強調,與其說香港是在中國的陰影下求生存,不如說,香港的未來就在中國領導層的掌心中。只有寄望建制與民主派中的溫和人士合作說服北京軟化,引入存在真實競爭的特首選舉和立法會直選,香港民主才有突破。

「香港政治的這個結,如果沒有選舉改革,是解不了的,」卜睿哲說。

作為一名現實主義者,卜睿哲亦意識到,這一轉變在短時間內發生的可能性不高。「也許在北京和香港,都需要新的政治領袖,才能推動這一進程。」他認為,關鍵是讓北京意識到,可通過加強控制來維持表面的和平,另一個選項是通過民主政治來解決社會不公,創造真正的穩定。「很不幸的是,北京施加控制的理念看來非常堅定。」

開啟hket App,閱讀全文
訂閱《香港經濟日報》電郵通訊
收取第一手財經新聞資訊 了解更多投資理財知識 提交代表本人同意收取香港經濟日報集團所發出的推廣訊息,你也可以查閱本網站的私隱政策使用條款
訂閱《香港經濟日報》電郵通訊
收取第一手財經新聞資訊 了解更多投資理財知識 提交代表本人同意收取香港經濟日報集團所發出的推廣訊息,你也可以查閱本網站的私隱政策使用條款